男科团队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全国男科学术年会展示系列成果

2021-11-18

       11月5-7日,由中华医学会及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办,四川省医学会及四川男科分会承办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协办的“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一次全国男科学术会议”举行,考虑当前疫情形势,会议调整为线上召开。此次会议主题为“加强学科交叉融合,促进男科全面发展”,旨在拓宽学术视野、促进学术交流、搭建合作平台,加强临床、基础、转化研究及多学科之间的融合,促进男科的全面发展。

       在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任委员、大会主席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男科主任邓春华教授的组织下,会议创新办会模式,用网络在线形式为广大同道提供更便捷的学术交流渠道,我国男科同道注册人数达4607人,累计在线观看达12867人次,郭应禄、王琦院士等知名专家作大会分享。

       中山一院男科团队踊跃投稿参会,积极向全国同道展示男科临床、基础及转化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,获得大会主会场、分会场发言19次,壁报展示24篇,以及2021年度CAA-JoVE全国男科创新手术技术视频比赛5项大奖,涉及性功能障碍、生殖不育、男性抗衰老、显微微创整形手术、健康管理、护理、电生理等基础和临床多个方面。

 

邓春华教授作《男科学科建设的实践与展望》大会报告

 

       邓春华主委致大会开幕辞,在主会场作《男科学科建设的实践与展望》的大会报告,并在手术学分会场作《中国男科特色手术/技术视频综述》的报告,充分回顾、总结了我国男科学科建设取得的可喜成绩,指出了三孩新政等出台后的新机遇和挑战,提出了未来努力的方向和目标。邓春华主委表示,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坚持以提升服务能力为核心,坚持中西融合、学科交叉,坚持团结、求实、创新等发展理念。

       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秘书长、中山一院孙祥宙教授主持了大会主会场环节,并作《睾丸间质干细胞与基因编辑治疗男科疾病临床转化的系列研究》大会报告,充分展示了中山一院在这一前沿领域的领先地位和转化优势。中山一院体检中心莫穗林主任、男科涂响安教授分别作了《基于社区/家庭的全生命周期男性健康管理》《中国男科显微培训体系建立》的大会报告。高勇、张亚东副教授,庄锦涛、杨其运博士,夏凯博士后等也分别汇报了各自的临床和科研成果。在护理方面,黄小萍、蓝丽护士长分别汇报了中山一院泌尿、男科护理团队开展可视化精准电生理适宜诊疗技术对泌尿、男科疾病及围手术期康复的诊疗效果。

       值得一提的是,中山一院部分合作团队如中山大学生科院、中山医学院干细胞中心、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等交叉学科团队专家也受邀参会和作分会场发言,《基因编辑在生殖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》《整体论与男性生育力的大脑-睾丸轴神经调控》等报告深受大会好评,这彰显了医院男科长期以来扎实耕耘临床,重视基础和临床多学科融合交叉,强调基础-临床转化的成绩。目前,中山一院男科在医、教、研形成良性循环、齐头并进的向上势头,并在国内保持领先、争创国际一流。

       另外,为加强我国男科手术、技术交流,提高临床能力和规范基层诊疗,在SCI国际视频杂志JoVE专刊编委王子莲、朱庆棠、华赟鹏等教授的关爱下,学会与JoVE首次合作,历经3轮选拔,最终医院男科团队5人次获奖。其中,邓春华教授牵头、刚刚通过医院新技术评审的“经海氏三角显微镜下精索-腹壁浅静脉转流术治疗III度精索静脉曲张”手术视频获特别奖,张亚东副教授的“'标记-滑动-对合'法改良一次性吻合器精准包皮环切术”获最佳学术创新性视频全国第3名。 .

       在几代男科人的努力下,中山一院男科目前发展步入快车道,对男科学科建设和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,对相关疾病的诊治形成了独到的见解,并与临床、基础医学多学科交叉融合;利用干细胞与组织工程、神经科学前沿技术对性腺功能减退症、性功能障碍、前列腺炎等的诊治提出了新的策略;对显微男科手术践行传承、创新、发展的理念,创新并改良部分男科手术,总结临床经验出版了男科显微外科学等教材,大力开展走基层和科普惠民工程,为男科未来的快速发展添砖加瓦。 

       

中山一院男科团队

 

(男科 张亚东 孙祥宙 邓春华)